1月18日,丽水日报发布了我校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汪凯达的相关报道:
专业人才培养出成果
【家有喜事】汪凯达:勤勉努力收获“双喜临门”
2017年对于丽水学院民族学院卓越153班的大三学生汪凯达来说是收获颇丰的一年,这一年他第一次获得国家奖学金,随后又在校学生会换届选举中成功当选学生会主席,他的收获源于平时的不懈努力和勤勉向上,每天都是一点点踏实的进步。
汪凯达在校专业是“农村区域发展”,这是他当初填写的第一志愿,“为中国新农村发展贡献力量是我的志向”。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培养新时代的新农人,在浙江省本科高校的本科教育里,丽水学院是唯一一所开设此专业的学校,于是在填报志愿时汪凯达便毅然决然选择了来到丽水。
从进入学校开始,汪凯达就一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课前提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任务。在近三年的专业学习里,汪凯达越来越热爱这个专业,了解的越多就明白自己的不足,于是,课余他也时常来到图书馆添加“养分”。付出是有回报的,大一、大二汪凯达的学习成绩一直是班级第一,各种学科竞赛上也捧回了一座座奖杯。
除了专业学习外,汪凯达十分注重实践锻炼。去年5月,他作为“农村电商3.0”课题组的代表参加了第三界河阳论坛暨“乡村、文化、传播”学术周活动并发言,第一次离乡村学术大牛们这么近,让汪凯达对乡村研究产生了更浓烈的兴趣。暑假,他又跟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博生的丽水调研团进行调研,拓宽了学术的视野,学习了对待专业严谨的态度。
优异的成绩、良好的综合素质、丰富的实践经验,终于让汪凯达在2017年的国家奖学金名单里看到了自己的名字。“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国奖是对我学习上的肯定和鼓励。”谈起此事汪凯达的脸上仍是藏不住的喜悦。汪凯达的喜事还不止于此,获得国奖不久,在2017年10月份丽水学院学生会换届中,他又成功当选校学生会主席。
在此之前,汪凯达就曾担任过学习部部长、民族学院学生会副主席,此次当选学生会主席对校会工作更是得心应手。成为学生会主席短短的几个月里,汪凯达积极发挥着学生会组织的作用,加强校党委各部门与同学之间的联系,表达和维护学生的正当利益,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与此同时,作为丽水市学生联合会主席的汪凯达,为了抓住学联组织改革的契机,正在积极开创丽水市学生联合会工作新局面而努力。
“学生会的工作让我更充实,让我拥有责任意识与奉献意识。”谈起两年多的学生会工作汪凯达这样说道,“学生会提供了一个服务他人的机会,作为学生会主席我会认真履行职责,为丽水学院学子更好的发声和服务。”
新的一年,汪凯达不会停下脚步,除了认真做好学生会工作、继续为学生服务外,他还将更加努力学习,以饱满的姿态备战考研,让学业更上一层楼。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介绍: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以2012年教育部专业目录中设定的以经济学、管理学、农业经济管理为学科基础和设置课程依据交叉学科形成的专业。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农村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熟悉国家有关农村发展制度、政策和法规,具有农村区域发展的综合职业技能(职业基本能力、职业通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服务农村及其新型城镇经济发展的“善于经济管理、精于经营运作”为人才特色的涉农企业经营管理和农村经济管理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专、兼职教师力量雄厚,已形成了一支知识互补,结构合理的队伍,现有可为本专业授课教师43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5人,占34%,副教授(副研究员)14人,占32%;博士20人,占46%,硕士22人,占51%。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浙江省“151”人才第二层次1人,第三层次4人,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丽水市杰出人才1人,丽水市“四个一批”人才2人,丽水市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2人,团队成员先后7人次获得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另外,拥有双语教师1人,形成了实力较强、结构较好的专业教师团队。
本专业立足于本地区和浙江省以及其他省份农村及其城镇化经济管理、涉农经济管理第一线,在基层政府发展改革部门、涉农企业推广管理部门、合作社组织和其他涉农机构从事涉农经济管理发展相关的农业推广与发展、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农业市场分析、涉农资金利用和管理、农村新型城镇经济管理、政府农村政策与发展改革,也适合在相关行业领域自主创业。
本专业聚焦国内外农村区域发展领域的最新理论与研究成果,侧重于研究适合本地区农村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并将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应用于其他区域的发展实践中。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大量的实践将理论与方法同步传递给学生。近几年,本专业学术氛围浓厚,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比例逐年增加,2016届有10%左右的毕业生考上研究生,继续深造。
媒体链接:http://news.lsnews.com.cn/system/2018/01/18/01084149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