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18中国两会:侨务新部署 有何新期待?
发布时间:2018-03-26 | 浏览次数:252 | 来源:

本文转自“欧洲时报”

      【欧洲时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侨务工作也在稳中求进的同时,展现出令人欣喜的新气象。2017年,一些已有的惠侨助侨举措结出不少新硕果。2018年对海内外华侨华人和中国侨务工作者而言,都是一个重要的年头。中国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如何部署2018年的侨务工作成为海外侨胞关注的重点。


告别惠侨“丰收年” 2018年还有哪些新作为?

      2017年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侨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而这一年对于海外华侨华人而言,确实是个“丰收年”。

       中新社报道,2017年,美国盐湖城、牙买加金斯顿、菲律宾达沃等15家华助中心新揭牌,令华助中心总数达到60家,基本覆盖全球五大洲国家和地区。“有困难,找华助”,变得越来越容易实现。

       2017年12月,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为侨服务法律顾问团”成立,为侨界提供优质、全面、高效的法律服务;同月,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提交报告,建议尽快启动华侨权益保护立法工作,“国家版”华侨权益保护法规出台指日可待。

       2017年,各地在简化侨胞办事流程方面大力“做减法”,令华侨华人免受奔波之苦。

       北京市侨办推出了“掌上全球通办”为侨行政服务系统,侨胞下载APP后,通过手机即可办理回国定居、身份证明等多项业务,操作之便创北京行政服务移动办理先河。

       便利化改革不仅针对华侨,也面向外籍华人。2017年4月,公安部印发《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件便利化改革方案》,将“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改为“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新证件芯片内嵌入的签发管理信息,使证件的实用效能大幅提升,给持证人带来极大便利。

       在取得如此成绩的背景下,中国侨务工作在2018年会在哪些方面进一步推进?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党组书记、副主任许又声对做好新时代侨务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第一,全面对接十九大的新部署,实现侨务工作的新作为。许又声表示,侨务工作要紧紧围绕国家发展大局,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国家创新型发展、推动中外人文交流、服务海外侨胞、归侨侨眷以及做好新归侨知识分子工作等方面要有新举措、新作为。

       第二,要高度关注海外侨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许又声表示,面对海外侨情的新发展新变化,要加强联谊服务引导,持续推进海外和谐侨社建设,引导海外侨胞树立大国侨民良好形象,积极营造有利于海外侨胞长期生存发展的环境。

       第三,调结构、转方式、强作风,推动侨务工作高质量发展。许又声要求侨务部门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理念,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摒弃“花架子、走过场”等形式主义,做实工作,敢于担当,不断提升侨务工作质量。

2017年10月17日,科创委员和海外博士到访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的“侨梦苑”

——侨商产业集聚区参观考察。(图片来源:中新社)


加强人才配套服务 怎样更贴心?

       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6年,中国海外留学人数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4.2%。2016年,中国海外人才归国率已达79.4%,较10年前增加48个百分点,人才回流呈加速之势。面对这样的趋势,外界对2018年两会是否会推海外引才政策十分关注。

       中新社报道,与新中国成立之初,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等大批顶尖人才响应国家号召,毅然回国建设新中国不同,当下海外人才欣然回国,更多的是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成为中国巨变的参与者、创造者。

       合肥蜀山湖畔的“科学岛”,是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所在地。王俊峰、刘青松、刘静、王文超、张欣、张钠、林文楚、任涛八位哈佛博士后先后共聚于此。他们归来,建立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强磁场实验装置。他们用“强磁场”来解释回国原因。这不仅指“科学岛”上的强磁场实验装置,还包括中国发展给他们的信心。“祖国就是一个强磁场,对这个国家没信心的人,是不会选择主动回国的”。王俊峰如是说。

       与此同时,中国官方亦本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胸怀,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不仅有招贤纳士的决心,更有礼贤下士的诚意。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各类人才项目相继出台。国家“千人计划”、北京“海聚工程”、广东“珠江人才计划”、深圳“孔雀计划”……这些招才项目聚合起大批杰出人才,他们成为了中国创新创业的主力军。

       中国科研环境也在持续改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57万亿元人民币,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

       此外,针对海外人才生活中面临的申请户口、子女就学、医疗保障、配偶就业等问题,各级政府部门相继出台政策,完善保障体系,解决其后顾之忧。

      “要真正实现对外开放,吸纳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持续加强海外人才配套服务是关键”。知名华人学者、纽芬兰纪念大学Stephen Jarislowsky讲席教授方涛表示。

       方涛表示,要吸引更多高端人才,使之成为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助力,关键之一在于加强海外人才配套服务。他认为,设立移民局是重要一环。

       方涛认为,建立统一的移民局,有助于综合管理、更好协调各部门工作,为外籍人才来华提供更多便利。

2017年10月17日,科创委员和海外博士走进中科大先研院进行考察。(图片来源:中新社)


打造“文化中国”品牌 如何做强?

       中国文化出海与海外华人息息相关,中共十九大期间,中国国侨办主任裘援平谈及“未来侨务工作如何在文化领域着力”时说,中国侨务部门将继续做强“文化中国”品牌,为侨胞提供优质文化服务,让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走进去。

       中新社报道,“中华文化海外传扬,最深厚的基础在侨社,最广大的力量在侨胞”,裘援平表示,未来,国侨办将进一步支持各国侨社加强文化建设,调动各国华侨华人艺术精英,深入开展群众性中华文化活动,并与当地多元文化交汇发展,实现中华文化“融进去”。

       2009年春节,“四海同春”首次踏上文化慰侨的旅程,九年来,足迹遍布五大洲。世界透过“四海同春”这一窗口,欣赏到中华文化之精彩绚烂,感受到中华民族之文化自信。“四海同春”艺术团组的节目选择突显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东方与西方的辉映,多条演出路线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所到之处多刮起中华文化“旋风”。

      “四海同春”活动举办的初衷是为了在新春佳节慰问侨胞,表达祖(籍)国的关怀问候,而对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而言,华侨华人正成为日益重要的推手。“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如今,遍布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侨华人,通过举办或参与各种民俗、庆祝活动,将春节文化广泛播撒,搭建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春节,已成为国际社会认识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文化是民族之魂,海外侨胞要增强文化自信”,裘援平说,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侨胞包括华裔新生代为民族文化自豪,并接受中华文化熏陶,参与弘扬中华文化。

中国人才资源总量1.75亿 海归人才超260万

(信息来源:新华社 中新社制图)


助推家乡企业“走出去” 侨商能做啥?

       “广泛团结联系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共十九大报告相关涉侨表述带给侨界鼓舞,其对侨务工作在侨企发展方面的指引作用尤为凸显,今年的中国两会将给侨企传递出哪些利好信息,多方满心期待。

       中新社报道,两年前,叶其昌放弃香港外资投行副总裁的职位和高薪,回到家乡广东江门,与数位英国剑桥大学校友成立了一家投资管理公司,成为首批入驻广东江门“侨梦苑”的创业者。两年来,他见证了江门侨梦苑的不断成长。“侨梦苑”是中国国务院侨办为支持和引导海外侨胞参与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发展,而与相关地方政府联手打造的一批侨商高端产业聚集区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自2014年11月以来,中国先后在全国各地设立了17家“侨梦苑”。

       十九大闭幕后,侨务大省广东就获中国国务院侨办批复同意在汕头设立该省第三个“侨梦苑”。至此,粤东汕头,粤西江门,省会广州增城,三地“侨梦苑”形成鼎足之势,三者各具特色,各有优势,共同打造海外侨商、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圆梦家园”。

       海外侨团是华侨华人社会的重要支撑,也是向所在国社会展示中国形象和讲述“中国故事”的民间使者。

       近日,在浙江宁波举行的宁波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上,海外侨领呼吁政府部门发挥侨团桥梁作用,利用其在当地的渠道和资源助推企业“走出去”。

       列席会议的港澳台侨事务顾问、新加坡浙商总会会长李国生表示,作为制造业大市的宁波,已有不少企业迈出“走出去”步伐,深耕海外市场,“如何更好地对接宁波制造业‘走出去’,是当下值得探讨的问题。”

       李国生表示,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在海外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在东南亚国家,“希望政府可以沿着‘一带一路’倡议,对接一些在海外侨团,把家乡的企业做强做大。”他以新加坡浙商总会为例,新加坡品牌在东南亚地区有着较高的认同度,“我们可以利用新加坡品牌,为家乡企业‘走出去’提供海外资源和渠道等方方面面。”“作为一名侨领,我希望能发挥海外侨团的作用,为家乡发展作贡献。”列席会议的港澳台侨事务顾问、澳大利亚宁波同乡会会长徐柏聪如是说道。


来往更便利 侨与中国再“近”多少?

       近年来,中国惠侨工作深入推进,侨与祖国更加亲近。“中共十九大以来,海外侨胞越来越能体会到祖国的强大。一项项惠侨工程的推进表明,祖国强大之后不会忘记我们这些海外游子,我们在中国侨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之下,在海外获得更好的发展。我们即使身在海外,依然感到家的温暖。”美东华人社团联合总会主席梁冠军说。

       综合中新社、人民网报道,2017年,中国公安部印发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件便利化改革方案》(下称《方案》),标志着“中国绿卡”便利化改革正式启动。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陈奕平认为,《方案》涵盖多项创新内容,如服务与管理并重的制度体系、工作居留向永久居留的转换、市场导向与退出机制、国家需要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家庭团聚与社会融入等,是国家为更好服务来华人才而持续进行有益尝试的重要成果,标志中国人才引进政策日趋完善。因此更多签证便利措施如何完善与落地,成为侨胞对今年两会的期待。

       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打破了为侨服务的信息壁垒,延伸拓展了跨境服务工作。2017年,温州瓯海区外侨办从方便广大侨胞办事出发,充分运用“互联网+侨务”和大数据平台,便捷高效服务侨胞。

       在瓯海区的涉侨审批窗口,通过易拉宝、海报等形式陈设了各项办事指南的二维码,涵盖了全部5大项审批事项和1项公共服务事项。办事群众只需拿起手机“扫一扫”,即可快速查询拟申请事项的办理流程、材料清单、办理时限、所需表格、示范文本等资料,一扫可查,一点即知,弥补了原纸质版办事指南内容不全、查询不便、难以更新等不足,也有利于窗口服务向数字化、便利化提升。

       此外,2014年6月,中国国务院侨办将建立“海外华侨华人互助中心”列为“海外惠侨工程”的一部分,希望在世界各地华侨华人比较集中的城市,选择具有一定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华侨华人社团,成立“华助中心”,为当地侨胞提供帮助。同年9月,首批18家“华助中心”在北京揭牌。

       4年间,“华助中心”相继在美国、加拿大、日本、菲律宾、法国等国落地开花。

       截至目前,全球“华助中心”已增至60家,遍布40个国家。裘援平表示,全球为侨服务网络已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