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院人故事】尤海伦感恩军旅生涯

作者:发布时间:2023-02-27浏览次数:92


每一个穿过军装的人,都忘不了生命里那一段军旅生涯。那些峥嵘岁月令人难以忘怀,他们的青春、奉献、流血,和祖国的安全、人民的安定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一声熟悉的军号,一首嘹亮的军歌,一弯边关的明月,便会唤醒贮藏在记忆中当兵的岁月。丽水学院商学院国贸专业的尤海伦同学也是这样一位退伍军人,就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两年从戎故事吧。

“即使脱下戎装,职责犹在肩头。就算退伍,也会时时刻刻关注着国家,军营,战友的动态,我已经把这些当成了习惯。”在采访中尤海伦回忆部队的点点滴滴,久久不能忘怀。“我的爷爷经是抗日游击队的一员,在我的印象里,军营是钢与火的领地,充满激情与挑战。” 军警一家,读高中时他便以浙江警察学院为目标,但最后因为几分之差与它失之交臂。结束高考,尤海伦认为自己还没有准备好进入大学学习:“我向往军营生活,想要锻炼身体素质,想体验不同的生活,部队是一个能让人全面发展的地方。能当兵入伍,将是一辈子的财富。”带着简单的热情和冲劲,这个青春懵懂的大男孩就这样一头扎进了军营。

“参军后,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付出,什么叫责任,什么叫担当”刚入部队时,因为出色的体质,尤海伦被选入了侦察部队,成为了一名武装侦察兵,武装侦察兵又称特种侦察兵,其更强调战斗性对个人的基本素质要求更为严格。每年的六七月,他们会到沿海地区进行游泳训练。“游泳是我最痛苦的,我在进部队之前根本不会游泳。”本是旱鸭子的他,硬着头皮学会游泳后,到海域环境较差的无人海滩下海训练。“我们每次一下海就是三四个小时,来回五公里,中间没有休息。”尤海伦告诉记者,自己游到一两公里后已经浑身无力,腿完全使不上劲。但因为是集体训练,如果有一人掉队,后面的队友便会失去方向,掉皮掉肉不掉队”,强烈的团队意识让他在最后的三公里凭借着意志力坚持下来。



军营的生活节奏紧张,条件艰苦令他印象很深的是一次“五一”劳动节的拉练任务。对于军人来说,过节就是过关。在全国人民庆祝节日的时刻,军人要比平时更加谨慎“当时我们的首长在地图上点了个点,让我们在一天内走到这个地方。”地图上的直线距离是30公里,但实际他们走了63公里。除了遥远的距离外,还需要背着50斤的背囊,戴着沉重的钢盔,穿着战靴。五月份的广东已经非常炎热了,正午休息时摘下头盔,发现里面已经积满了汗水当时我们看到地上有个水坑,就立刻扑上去用头盔盛水浇在身上。尽管身心俱疲,大家还是圆满完成了这次任务。

艰苦的环境,给了他钢铁般的意志;严明的纪律,使他严格要求自己。军队中有明确的规定,两年的服役兵是没有探亲假的,对于没有离开过家的新兵来说这是人生中的第一次“心理断乳期”。他回忆道:“在部队的两年,我没回过家,只是想把任务完成,我不想放弃也不服输,不甘心,我很自豪能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献给祖国。”独在异乡为异客,生活在外地,训练场在异乡,两年的部队生活尽管思乡心切,尽管有苦有累,但从来也没有为自己的选择而感到后悔在军营里,尤海伦也收获了深厚的战友友谊,他说道:“最让我难忘的是战友之间的感情,我们最苦时在一起,最快乐时也在一起,感情是在一起吃苦中培养出来的。”都说军旅生活是人世间最美的情怀,正是这份情怀给他带来了不止身体上的历练,更带来了精神上的成长。



两年的热血军营之旅,让他在退伍后的大学生活里也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热忱,上一届校运会上,尤海伦为了鼓励班里更多的同学积极参赛,自己一口气报了4个项目。除此之外,他也早已规划好了今后的人生方向。正是这份军营生活的馈赠,使他在风浪中不退缩,在艰难中不止步,在挫折和考验面前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来面对。



尤海伦平静地说:“我想,这些在部队里养成的良好习惯和留下的刻骨铭心记忆都会陪伴我这一生!”

记者手札: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策马卫边疆。尤海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当代青年展现了青春热血应有的模样。拥有大学生和军人双重身份的他,在学习生活中也从不懈怠,继续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保持着部队的优良作风,时时发挥正能量。


【一审:黄珊;二审:边陈琛;三审: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