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上午,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旅游专业委员会、中国旅游研究院民族旅游研究基地主办,丽水学院商学院、中国(丽水)两山学院承办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旅游专业委员会2024年会暨第十三届民族旅游论坛在我校召开。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旅游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中国旅游研究院民族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教授吴忠军出席论坛并发表了题为《民族乡村住宿产业集群化发展与生计可持续研究》的主旨演讲。
吴忠军教授首先从乡村旅游的微观角度出发,探讨了普通百姓的旅游生计问题,并引用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强调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他以贵州和广西的民族村寨产业集群为例,阐明了乡村旅游在促进当地居民富裕方面的作用,并提出了少数民族产业集群与居民生计发展的路径。吴教授特别指出,木制吊脚楼等特色建筑,以及住宿产业集群的特征和浓厚的民族文化,是推动这一发展的关键因素。
接着,吴教授深入讨论了民族村寨产业集群的发展效应,强调了其在提升少数民族收入、拓宽生计渠道、掌握旅游服务技能、提高居民生计能力以及发挥规模经济优势、树立品牌效应等方面的重要性。
随后,吴教授从多方面分析了影响民族村寨住宿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因素。他指出,日益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是住宿产业集群形成的前提,而强大的市场需求则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他还提到,各级政府在肇兴侗寨、西江苗寨、金伉瑶寨和平安壮寨等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
在讨论制约因素时,吴教授提到了火灾安全隐患、经营管理人才紧缺、民族文化内涵挖掘不足、政策扶持力度有限以及市场营销效果欠佳等问题。他强调,少数民族村寨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如侗族大歌、瑶寨长山歌等,这些都是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住宿产业集群的优势所在。
吴教授还指出,由于严格的土地政策和审批程序,民族村寨居民在修整旧房、改善居住条件、进行旅游经营时面临许多障碍,违建现象普遍,这是居民和政府间的主要矛盾之一。此外,部分乡村酒店经营者在原本2-3层吊脚楼的基础上私自改建、加高,导致景区景观风貌遭到破坏。
最后,吴教授提出了少数民族村寨住宿产业集群与居民生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强调了防范火灾、建立消防安全体系、注重人才培养、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大政策扶持等措施,以助力可持续发展。他建议,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市场营销,需要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包括清晰的目标客群和文化特色服务内容的定位。
(一审:陈健平 二审:邱云美 三审:江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