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术研究的征途中,文献搜集、整理与选题无疑是每位学者探索未知、攀登知识高峰的重要阶梯。2024年10月31日上午,贺小刚教授于四号教学楼306教室举行了一场题为“文献搜集、整理与选题”的专题讲座,为同学们深入剖析了文献整理与阅读、如何写好文献评述以及研究问题形成的五个来源等核心内容,同时就确定研究主题有无捷径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刻探讨。
贺小刚教授首先强调了文献整理与阅读在学术研究中的基石作用。他指出,文献不仅是学术研究的起点,更是创新思维的源泉。贺教授分享了自己的文献整理心得,包括利用专业数据库进行高效检索、采用笔记软件进行分类整理、以及构建个人文献库等实用技巧。他强调,良好的文献阅读习惯应包含批判性思考,不仅要理解文献的主要观点,更要分析其局限性,为后续的研究创新奠定基础。
针对如何写好文献评述这一关键问题,贺小刚教授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他指出,文献评述不仅是对现有研究的总结,更是对研究空白与研究趋势的洞察。一个好的文献评述应包含对研究主题的全面梳理、对关键文献的深入剖析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预测。贺教授强调,文献评述应体现作者的学术深度与广度,既要准确把握现有研究的精髓,又要展现出超越现有研究的视野与洞察力。
贺小刚教授详细阐述了研究问题形成的五个来源,包括:现实生活与管理实践、阅读的资料、统计数据、学术性文献、理论洞察等。他强调,这五个来源是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能够帮助同学们形成既有理论价值又贴近实践需求的研究问题。贺教授鼓励同学们勇于跳出传统框架,从多角度、多层次探索研究问题,为学术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在讲座的最后部分,贺小刚教授就确定研究主题有无捷径这一议题进行了深刻探讨。他指出,虽然不存在一蹴而就的捷径,但通过深度思考与实践探索,可以更有效地确定具有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的研究主题。贺教授强调,在确定研究主题时,应充分考虑其学术贡献、实践需求以及个人兴趣与能力,确保研究工作的方向与成果能够真正服务于学科发展与社会进步。他鼓励同学们在选题过程中保持敏锐的洞察力、高度的责任感以及持续的学习精神,为学术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此之后,贺教授与听众进行了互动交流,回答了大家关于文献收集与选题的诸多问题。他鼓励同学们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用自己的方式有效阅读更多的文献,为自己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专家简介】
贺小刚博士,现任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 年入选上海市曙光学者,2008 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21 年入选东方学者,2016年为“上海财经大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首席专家;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指导老师。长期致力于战略与组织行为、公司治理、家族企业竞争力、行为战略等方面研究;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管理科学学报》、《中国工业经济》、《财经研究》、《南开管理评论》、《科学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专著六部;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上海市软科学重点研究项目1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获得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咨询服务报告奖二等奖(2020 年);获得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果奖(2020 年);两次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6,2008),两次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奖二等奖(2018),2011年获得Emerald杰出论文奖,2008年获得申银万国奖教金特等奖,2013年获得上海财经大学第二届学术奖提名奖;2016年获得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多次获得“上海财经大学科研标兵”称号(2007,2009),多次获得中振科研论文奖 (2005,2008,2010,2014)。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同行评议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省市优秀学位论文评选评议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论文质量评价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科评估”通讯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教材委专家库专家;管理学季刊领域编委、《外国经济与管理》“东方管理”专栏编委会成员、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
【一审:杨泽铭;二审:柳蕾;三审:江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