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2025级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科研素养与论文写作能力,明确学业规划与职业发展方向,近日,丽水学院商学院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一系列专题学术讲座。本次系列讲座围绕论文选题、心理调适、AI赋能、国家战略融合与实践规范等核心议题,特邀校内外多位专家学者倾情分享,为新生们带来了一场场思想与智慧的盛宴。
系列讲座的首场,由何永达教授带来论文选题指导讲座。何教授开宗明义地指出,“选题决定了研究的‘基因序列’”。他通过大量正反案例,生动阐释了如何运用“四要素界定法”将宽泛的“原始问题”提炼为精准的“科学问题”,并强调了选题与国家战略、行业前沿紧密结合的重要性,为同学们指明了论文工作的“第一公里”。
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持续前行的保障。刘慧琳老师的心理讲座,为同学们提供了坚实的心理支持。刘老师通过互动体验和案例分析,讲解了压力识别、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引导同学们构建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在紧张的科研学习中保持平衡,从而实现高效学习与健康生活的双赢。
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时代,如何善用工具提升科研效率是研究生的必修课。何义珠副教授在讲座中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智能调度、动态增强、认知扩展、人机共生”四种融合路径。她强调,研究者应成为AI的“指挥者”,而非“依赖者”,通过有效指令和批判性思维,将AI的强大信息处理能力转化为深化个人学理认知、激发创新思维的助推器。
系列讲座的压轴环节,由崔淑芬教授联袂带来两场深度报告。先是从更高维度阐述了专业硕士论文如何实现“顶天立地”——既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又要扎根实践沃土。崔教授以多个成功案例展示了如何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其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然后聚焦操作层面,详细解读了专业学位论文在问题真实性、方法规范性、成果可用性等方面的“硬性要求”与常见误区,为同学们划定了清晰的写作“跑道”。
本次系列培训内容系统全面、环环相扣,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讲座现场气氛热烈,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专家们耐心解答,形成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学术加油包”,不仅对硕士阶段的科研、学习和生活有了清晰的认识,掌握了实用的方法与工具,更坚定了扎根实践、服务社会的信心与决心。
据悉,丽水学院商学院将持续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通过此类高质量的学术活动,着力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学术能力、实践贡献”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一审:杨泽铭;二审:刘芳芳;三审:江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