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第十三届民族旅游论坛议程,10月19日下午,在丽水学院图书馆四楼遂昌厅举办,14位民族旅游论坛参会代表围绕“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共同富裕”此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此分论坛会议主持人为西藏民族大学余正军副教授,评议人为云南财经大学尚前浪副教授和上海师范大学袁丁讲师。全场由林佳丽担任该讨论小组会议秘书。
据统计,本组共收到“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共同富裕”相关论文11篇,其中共有9位参会代表上台讲述其论文主旨报告。
胡兴会以《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民族节庆旅游中旅游者感知真实性与旅游经历分享意愿研究》为题,阐述了民族节庆活动在助力民族地区认知度提升、助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游客分享旅游经历是目的地营销的有效手段。本研究拓展了互动仪式链理论在旅游领域的应用,同时为节庆旅游影响如何设计有效的互动仪式,促进旅游者分享旅游经历提供了实践指导。
其力格尔以《传统旅游节庆促进各民族“三交”的微观过程与机制——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和镇远龙舟文化节的实证研究》为题,她基于田野调查,以贵州镇远县龙舟文化节为例,深入研究了旅游节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微观过程和机制,进而得到了镇远龙舟文化节能有效促进当地不同民族居民之间以及当地各族居民和外来各族游客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结果,为民族地区如何主动利用旅游节庆促进各民族三交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动建议。
茉莉美以《边疆村落旅游开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为题,指出边疆地区是我国安全保障区域,边疆村落作为其空间主体,是落实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和安全建设的核心力量。她表示边疆村落旅游开发中边疆居民与外来客间的频繁互动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边疆村落旅游开发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曾韬以《民族村寨型景区文化活动中族际共情形成机制研究》为题,透过旅游者的视角,采用案例研究方法,融合情感分享与观点采择理论,探索异域文旅活动情境中族际共情形成的机制,提出了族际共情是民族和谐共存的关键命题的观点,为文旅活动“自下而上”克服族际心理区隔,引导族际形成深层情感联结,提供新的理论解释视角。
孙荣垆以《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及内在机制研究——基于粤北N村的考察》为题,以粤北N村为例,利用村落共同体理论研究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村落共同体的演变,发现旅游发展后固有村落共同体形式发生改变,新型村落共同体的构建形成了新的经济共同体、产生了新的社会交往方式和新的村落文化。
穆欣颖以《旅游地居民福祉研究进展与展望——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为题,她在辨析幸福感、生活质量与福祉概念的基础上,从主客观视角出发,借助CiteSpace软件对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检索、筛选到的164篇旅游地居民福祉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地居民福祉测度与评价指标研究、旅游地居民福祉的影响因素研究、旅游业发展与居民福祉的关系研究、旅游地居民福祉的异质性研究四个方面,并提出未来研究需注意理解居民福祉的时间维度、重视居民福祉中人与非人因素的多重互动关系、注重中国本土化特色研究、强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此进一步完善旅游地居民福祉研究理论框架体系。
冯妮以《乡村旅游地走向共同富裕的治理路径探析》为题,运用建构主义研究范式,依据制度逻辑理论对乡村旅游地治理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选取西藏扎西岗村和陕西袁家村为双典型案例,深入研究了乡村旅游地治理制度逻辑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以及各个制度逻辑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制度逻辑演化的发展阶段中,各逻辑对于两村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有一定的差异,最后总结出乡村旅游地成功治理所需的条件与模式。
宋佳园以《遗产旅游地居民身份认同对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为题,基于群际情绪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遗产旅游地居民的身份认同对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遗产旅游地居民的身份认同是群际情绪的重要驱动因素,对情感团结、群际焦虑及价值共创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群际情绪是驱动遗产旅游地居民价值共创行为的重要力量;情感团结和群际焦虑在遗产旅游地居民身份认同和价值共创行为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张露以《旅藏游客的旅游复愈性机制研究—基于注意力恢视角》为题,采用实证分析法,结合注意力恢复理论和跨文化理论,分析了恢复性感知、调节负性情绪、自我效能感、文化距离以及复愈性结果之间的相互作用,丰富了旅游复愈性理论,为旅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汇报结束后,评议人尚前浪副教授和袁丁讲师对各位汇报人的论文从研究内容、研究设计、研究方法等多方面进行了点评,对各位学者新颖的学术研究表示肯定。主持人余正军副教授对此次论坛结果做总结发言并对参会人员表示感谢,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把我们的民族旅游搞得更好,去服务于各民族交往交流,服务于国家民族事业。
(一审:王芳 二审:邱云美 三审:江小毅)